直下式和侧入式led面板灯哪个好
led面板灯分为直下式光源面板灯,侧光源面板灯。那么这两种面板灯哪个好?这个我们需要从厚度、亮度、散热和光源灯等不同的角度去比较。
今天,我们近距离接触下两种不同发光方式的平板灯:直下式光源面板灯,侧光源面板灯,尺寸600x600mm LED平板灯大部分600x600mm的平板灯功率都在45~50W之间,
侧光源平板灯厚度VS直下式平板灯的厚度
侧光源平板灯“惊为薄人”, 厚度仅为8.85mm,是市面上所见最为薄的一款LED平板灯了。
直下式平板灯的厚度就让人有些失望,这要源于它的发光方式——直下式的发光方式。顾名思义,直下式发光方式是指LED光经光扩散板直接照射下来,光源分布在背面;而侧发光则是指LED光源在四边分布,光经过高透光率的导光板后形成一种均匀的平面发光效果。直下式LED平板灯的光要直接照射下来,并且要通过有一定厚度的扩散板发出,再加上消除亮点所需的空间,所以直下式LED平板灯在功率和厚度上都要高,就不足为奇了。
侧光源平板灯亮度VS直下式平板灯的亮度
直下式平板灯在亮度和光效方面有很大的优势,能轻而易举的达到4200Lm以上,
侧发光式的LED平板灯光线是从导光板侧面经导光板、反射网点、反射板等反射及折射作用下,在正面出光,其出光效率必定会在其光线传导的每个路径都会有相应程度地损失,所以其亮度往往会略显不足。作为室内照明灯具,除了亮度,光品质也越来越被关注,它直接影响到舒适度和人类的健康,是评判LED平板灯品质优劣的关键因素。市场上的LED平板灯的色温一般都偏蓝,显色指数为70左右。
直下式平板灯和侧下式散热
散热,是LED灯具最头疼的问题,功率越大,散热越迫切,然而这个问题在平板灯那里却迎刃而解,他们拥有更大的面积,几乎不会达到很高的温度。但是它们内部的散热结构却仍然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着平板灯的性能和寿命,一起看看他们的散热结构。据了解,市场上有的LED平板灯在PCB上开孔,直接加速散热;在灯具底壳开孔,辅助散热,梅花状矩阵排列LED的设计也是散热结构之一。还有的波浪型设计以提高表面散热面积,肋条设计以增强铝框的厚度。虽然LED面板灯还没有进入到成熟的阶段,但是其轻薄时尚,散热优异,无眩光等方面的优势,已越来越为人们所喜爱。并且它不仅仅是传统灯具的替代品,而是基于了LED自身的特色所形成的照明灯具,可以算是一种超越。或许,下一期的评测,它们又可以被超越。
除此之外led侧光式面板灯和直下式面板灯在光源上也有很大的不同
侧光式LED背光源
侧光式背光源中LED分布在导光板侧面,其结构较紧凑。其中一种结构如图所示。
侧光式LED背光源结构
侧光式背光源是将线形或点状光源设置在经过特殊设计的导光板的侧边做成的背光源。导光板原理是利用导光压克力板(PMMA)底的网点分布(pattern)破坏光的干涉现象,将线光源均匀转换成面光源,其作用在于引导光的散射方向,让光的分布更加均匀使从正面看不到反射点的影子,用来提高面板的亮度,并确保面板亮度的均匀性,导光板的优良对背光影响甚大,导光板根据实际使用的需要,又可做成双边式、三边式甚至四边式。侧光式背光可以做到很薄,但背光源的光利用率较小,且越薄利用率越小,其技术核心是导光板的设计和制作,目前主要有印刷形和射出成型形两种导光板形式,其它如射出成型加印刷,激光打点,腐蚀等占很少比例,不适合批量生产原则。印刷形因为其成本低在过去较长时间内成为主流技术,但合格品不高一直是其主要缺点,而目前LCD产品要求更精密的导光板结构,射出成型形导光板必然成为背光源发展主流,但相应的模具技术难题只有少数大厂能够克服。随着导光板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侧导光式LED背光液晶电视可以真正适应液晶显示器超薄的发展趋势。
直下式LED背光源
侧光式LED背光源应用在中大尺寸的LCD上时,导光板重量和成本会随着尺寸增加而增加,并且发光亮度和均匀性不很理想,同时侧光式LED背光液晶电视因为采用导光板不能实现液晶电视的区域动态控制,只能实现简单的一维调光,而直下式LED背光源表现则比较好,可以实现液晶电视的区域动态控制。直下式背光源工艺相对简单,不需要导光板,是将光源(LED晶片阵列)及PCB置于背光源底部,光线从LED射出后,通过底部的反射片,再通过表面的扩散板、增亮膜均匀地射出。背光源的厚度主要由反射膜与散射板之间的腔体高度决定。理论上在符合安装要求及发光亮度的前提下,腔体高度越大,光线从散射板射出的均匀性越好。
直下式LED背光源的结构
直下式背光源技术的优点为高辉度、良好的出光视角、光利用效率高、结构简易化等。扩散片与LED光源之间预留一定的空间,提高亮度均匀性,故直下式背光源也同时增加了模组的厚度、重量、耗电量,因此光源数量、发光亮度和功耗均大于边光式背光源。LED管芯在工作状态下释放出的热能集中在腔体内,在大面积、高亮度的LED背光产品设计时,应考虑模块散热装置。